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功承办973项目“机械装备再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2014年度检查会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7-11-10 点击量:

2014年12月23日—26日,由大连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沈阳鼓风机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九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机械装备再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2014年度检查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承办。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程耿东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原校长温熙森教授(中将)、装甲兵工程学院徐滨士院士、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院长海锦涛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朱剑英教授、清华大学段广洪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文浩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虞烈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学科原主任雷源忠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杨合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刘光复教授、清华大学胡元中教授,项目首席科学家张洪潮,以及六个课题的课题组长、学术骨干、研究生等出席了汇报会。

会上首席科学家张洪潮对总项目2014年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整体介绍,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就“再制造对象的多强场、跨尺度损伤行为与机理,可再制造的临界阈值”、“再制造毛坯的键离/解离原理与性能调控”、“再制造毛坯的键合/嵌合机理与实现”、“再制造零件的表面/界面行为与机理”、“再制造零件的寿命预测与再制造产品的服役安全验证”、“再制造过程的决策支持与综合评价理论”等6个方向对本年度的课题进展情况、主要成果及亮点及下一年度的研究计划等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们对课题组一年来的研究工作和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为课题下一阶段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该项目的顺利开展将为我国机械装备再制造基础共性问题的解决及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李剑峰教授代表课题一做了“再制造对象的多强场、跨尺度损伤行为与机理,可再制造的临界阈值”研究进展”报告。汇报了课题一在叶轮材料超高周疲劳、冲蚀磨损、腐蚀、叶轮疲劳寿命预估、缺陷的无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后两年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路线。专家对课题一的研究工作给与了积极的评价,尤其看重我们的叶轮超高周疲劳机理、超高周S—N曲线及表面缺陷—内部缺陷竞争寿命在再制造中的应用等研究工作,并希望课题一将再制造临界阈值这一亮点做好、做强。

973项目“机械装备再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2011CB013400)”于2011年获得科技部批准并启动。大连理工大学张洪潮教授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再制造对象跨尺度损伤演变规律及可再制造性评价理论;再制造毛坯的键离/键合形、性调控基础;再制造产品的服役安全与再制造过程的综合决策等方面,以期提升国家机械装备再制造过程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山东大学参与课题一“再制造对象的多强场、跨尺度损伤行为与机理,可再制造的临界阈值(2011CB013401)”和课题三“再制造毛坯的键合/嵌合机理与实现(2011CB013403)”两个课题的研究任务。其中课题一,山东大学为主承担单位,李剑峰教授担任课题负责人。课题三中,山东大学为参与单位,李方义教授为子课题负责人。

 

教育部直属高校 国家“985”工程 “211”工程 “双一流”重点建设本科大学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高校网站模板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